
几十位开国将军没弄明白红军的由来,毛主席说出了答案
新闻动态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3:22 点击次数:126
1977年11月13日,是黄麻起义50周年纪念日,很多红安出来的老将军齐聚一堂,庆祝这个纪念活动。
谁也没有想到,在这次活动中,竟然留下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。
图片
在座谈会上,周希汉将军对大家说:“我们这些老家伙难得聚在一起,是不是应该一起解决一些问题,给后人留下一个结论性的答案?”
秦基伟将军笑着说:“什么问题这么重要?还要我们给后人留答案?”
周希汉说起了在抗战时期的一个故事,说在一次战斗胜利后,大家说起来八路军是从红军改编过来的,那么“红军”这个称呼又是怎么来的呢?
当时大家都不知道答案,周希汉也就把这个问题一直记在了心里,这次遇到这么多老将军,就想让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。
这次来参加活动的,有陈锡联、陈再道、韩先楚、王新亭、周希汉、秦基伟、王必成、王诚汉等等几十位开国将军,大家说了几十个说法,但是没有一个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,最后也只好不了了之了。
图片
当时,纪实作家梁立真也在场,等到会议结束后,秦基伟就对他说:“你掌握的资料多,可以专门研究一下这个问题,一定要给后人一个交代。”
可惜,梁立真研究了很多资料,采访了很多人,也没能研究出一个明确的结果来。
直到1986年9月,梁立真去北京采访西路军事件,再次遇到了秦基伟将军,秦基伟就向他说起来,其实李先念很早就研究过这个问题了,也基本上有了答案。
早在建国初期,李先念担任湖北省委书记时,红安县委书记黄鸿儒就向他提出过这个问题,李先念也很重视,就让人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,专门研究“红军”这个称呼的由来。
经过研究后,大家写出了一个调研报告,送给了李先念,还原了我军在各个阶段的称呼,比如在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时,还是用的“国民革命军”的称呼,到了1927年9月9日的秋收起义时,就换成了“工农革命军”,到1927年11月13日举行的黄麻起义时,又换成了“农民自卫军”。
图片
但是,就在这次黄麻起义的过程中,当地有一位民间书法家吴兰阶,写了一副对联,贴在县衙的大门上,是这样写的:
上联:痛恨绿林兵,假称白天青日,黑暗沉沉埋赤子;
下联:光复黄安城,试看碧云紫气,苍生济济拥红军。
在这副对联中,就第一次出现了“红军”这个称呼,因此,这份报告就把这个故事作为了“红军”这个称呼的由来。
那么,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?
这份报告出来时,李先念已经被调到了北京工作,有一次见到毛主席后,就把这份报告送给了毛主席,请毛主席看看有没有意见。
毛主席看后,首先说,这是民间的说法,体现了中国特色,民间的力量是很大的,可以作为一个说法。
但是,毛主席又提出了一个问题:当时的中央正被留苏学生掌握着,所有东西都在学苏联,他们会听取一个中国民间书法家的意见吗?
图片
这确实是一个问题,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开始,就一直深受苏联的影响,很多领导人也都惟苏联马首是瞻,如果没有苏联留学的经历,甚至都很难进入中央,比如毛主席就深受其害,经常被那些人排挤。
因此,在确定“红军”这个称呼的时候,中央的那些人会听一个中国民间书法家的意见吗?这样的概率实在太小了。
毛主席认为,中央之所以让我们的军队叫“红军”,其实就是在学习苏联,因为苏联军队就叫“红军”,就这么简单。
1928年4月28日,毛主席与朱老总在井冈山会师后,部队的名字还是叫“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”,直到5月25日,中央发布了《军事工作大纲》,明确规定取消“工农革命军”的称呼,一律改叫“红军”,井冈山的部队也正式改成了“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”。
应该说,毛主席的说法还是更有说服力的,您觉得呢?
(参考资料:《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》《党史博览》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Powered by 真正2000元回血一万技巧真实案例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